浅探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的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2020/5/25 10:19:53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大数据已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推而广之,审计大数据可以界定为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所有行为数据,包含审计机关和审计对象的所有相关活动。大数据强调的是信息共享、数据开放,核心是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基础上的预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决策。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国家审计的工作目标任务,需要通过加强审计资源统筹整合和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来实现。在审计技术方法方面,需要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审计,在审计资源统筹整合方面,需要建立复合型权威性的审计机制。大数据时代下的国家审计应当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树立和践行“持续审计”理念,推进和落实“跟踪审计”方法,构建和应用“大数据”审计实现监督全覆盖。因此,我认为,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的机制创新,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一是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审计新举措,二是构建复合型权威性审计新机制,三是实现全景式智能化审计新目标。

 

一、互联网大数据审计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从审计技术方法层面进行创新,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审计,既是势在必行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建立健全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迫切需要互联网大数据审计。创新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即,运用顶层设计和基层经验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理念,构建全国统一的数字化审计平台,科学规范有机地集成所有审计业务数据。通过共享审计对象的所有经济业务数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或者内部审计报告,以及行业和历史的审计资料,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大审计数据的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这既有利于实现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又有利于推动审计理念的国际趋同。

 

二、复合型权威性审计

 

    审计质量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决定因素,关系到国家审计的公信力以及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模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审计质量,核心理念是把有限的审计资源有效地分配到最需要审计的领域,通过执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得到既有很好的效果又有较高的效率的审计结果,具体方法是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策略。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审计质量,其前提是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审计策略,其根本是建立复合型权威性审计的新机制。从审计资源统筹整合方面进行创新,可以尝试建立复合型权威性的审计机制,即,着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和充分购买社会化的专业服务,实施专家型审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科学高效可行的审计策略,为权威性的审计质量提供可靠真实有效的保证。

 

三、全景式智能化审计

 

    大数据时代下的国家审计需要科学统筹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即,需要实现全景式智能化审计。全景式智能化审计,就是运用实时全景监控原理,对审计对象的所有审计数据实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实现挖掘整合潜在资源、科学配置现有资源的目的,方法是依法要求审计对象定期向审计机关报送所有经济业务数据以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或者内部审计报告,审计机关通过实时掌控审计对象的整体审计数据,采取回放、再现相关业务流程追溯审计数据的形成过程,同时结合行业和历史的审计资料,实施“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有的放矢且胸有成竹地审计,从而实现智能化审计的目标。

 

     “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是《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大数据时代下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探索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审计、构建复合型权威性审计、实现全景式智能化审计,或许仅是思路或愿景,期望能够为审计工作机制创新研究提供些许裨益,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作者:王啸楚




中普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