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9/1/10 13:52:03
2016年以来,区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2016年以来,区审计局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意见》及省审计厅编发的《2017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提高了审计人员增强做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意识。区审计局先后制定了《甘州区2017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方案》《甘州区2018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方案》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顺利开展。
(二)严格履职尽责,加大审计力度。2016年以来,区审计局先后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11项,审计发现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擅自调整变更建设内容、区级配套不到位、项目完工不及时验收、违规列支费用等问题,依据审计结果依法进行了处理,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意见建议,推动各相关部门落实整改任务,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近年来,区审计局一方面组织审计人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自然资源资产专题培训和审计署组织的自然资源资产网络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共参加培训7人次。同时,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开展的各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四)创新技术方法,增强工作实效。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时,积极争取财政、国土、环保、水务、林业等部门的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筛选疑点数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和行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借力自然资源资产主管部门使用的信息化平台和辅助审计查询和取证,然后通过外业实地核查的手段确认实际情况,取得实质成效。
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审计技术方法和装备相对落后。与其它类型审计相比,资源资产环境审计具有较强技术专业性,用常规的审计手段和方法进行审计显然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况且审计机关的装备薄弱,缺乏许多专业的自然资源资产测量仪器,往往造成审计人员面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无处下手的尴尬局面。
二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协调机制不健全。资源资产审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科技含量很高的一项审计工作,需要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配合。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没有建立必要的联系和协调机制,无法及时获得各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由于协调机制的缺失,导致信息不对称,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能降低。
三是人员素质还不适应审计工作需要。资源资产环境审计涉及多方面知识,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审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资源、资产、环境、统计、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专业胜任能力和培训等方面的要求比常规审计更高、更严格。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适应审计业务技能的要求。
三、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参加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资源资产环境审计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合理利用外部专家力量,积极与资源资产主管部门、社会审计组织合作,聘请在资源资产、生态建设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通过其直接参加审计项目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指导、帮助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工作,弥补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上的不足,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和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审计部门之间、审计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为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审计运行体系打下基础。及时向政府汇报,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有发改、国土、财政、林业、水务、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