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供给侧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16/2/13 10:52:03


  

日前,山东省审计厅召开全省审计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工作,梳理“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经验,研究“十三五”时期审计工作发展思路,部署2016年重点任务,提出以审计供给侧改革为重点,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山东审计“嬗变”,实现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

2015年,全省审计机关拓宽视野、拓展领域、深化内容、创新方式,加大重大政府投资、“三公”经费、财政存量资金、税收征管等审计力度,核减投资额94.55亿元;加强民生和资源环境审计,查出侵害群众利益金额88.03亿元,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提前完成222名次省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接续完成120名省管干部审计,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管干部离任审计全覆盖,全省共审计领导干部3298名,给权力运行套牢了紧箍咒;立足维护地区经济安全,强化企业金融和外资审计,当好了经济运行安全员;关注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全省共移送案件线索411件,涉及人员416名,反腐败利剑效用显著。

在过去的五年,全省审计工作在发展理念、审计内容、社会影响、队伍建设、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实现质的飞跃。基本经验是,审计理念的与时俱进是推动审计事业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审计内容的深化拓展是不断满足国家治理需求的必然选择,审计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是审计职能作用有效发挥的关键所在,审计队伍活力的持续迸发是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审计技术手段的突破升级是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制胜法宝。

“十三五”时期,全省审计机关要紧跟国家治理需求,深化审计“供给侧改革”,将审计重心转移到服务“五大发展”上来,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一是服务创新发展,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的跟踪审计力度,作改革的促进派、创新的支持者。二是服务协调发展,关注政策之间以及政策、资金、项目之间的契合度,宏观分析研判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提升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三是服务绿色发展,担负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敢于向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亮剑,深入推动生态山东建设。四是服务开放发展,拓宽监督视野,紧跟对外开放步伐,助力国家开放战略深入实施。五是服务共享发展,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民生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

为落实好“十三五”时期各项审计任务,全省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适应审计“新常态”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创新审计,围绕审计链打造创新链,构建起适应高定位使命、一盘棋战略、全覆盖要求、大数据趋势的审计工作制度运行机制和技术体系。二是坚持协调审计,扎实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切实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三是坚持绿色审计,加强对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的有效管控,改变“人海”战术,加快 “智慧审计”建设步伐。四是坚持开放审计,打造高端智库,促进形成监督合力,提升审计监督成效。五是坚持共享审计,搭建审计信息立体式共享平台,提高审计宏观分析、问题研判、形势预测的能力。

2016年,全省审计工作突出五项重点,一是强化重大政策审计,助力政令畅通落地生根。深刻理解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的关系,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的跟进审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强化公共资金审计,助力俭朴高效政府建设。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加大对城建、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审计力度,加强对脱贫攻坚、“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履职尽责、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强化国有资产审计,助力国有经济健康发展。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等经济发展重点任务,加强企业、金融等审计,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四是强化国有资源审计,助力生态美丽山东建设。加强对群众关心的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加强对森林、水生态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情况的审计,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助力担当实干的干部队伍建设。聚焦守法、守纪、守规、尽责,立足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勇于任事、干净干事。



中普云集